作者 Brian Brooks
本文是深入探讨质量文化建设七要素的一系列博客文章的第二篇。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七要素中的第二个要素:规范。以下是规范在质量文化建设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几个方面。
我们需要反思一下预防行为。为了防止将来出现不好的结果,人们必须通过总结以往的经验来预测可能发生或易于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界定我们不希望在未来发生的事情,看看这些事情在过去是如何处理的,并利用这些知识,制定出如何降低它们再次发生的可能性的计划。即使在实行这些计划和做法之后,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这种情形非常符合持续改进的迭代循环。
通过经验教训库,可以让一个团队利用组织的其他团队记录的经验教训并共享集体智慧。新产品导入 (NPI) 的首要规范行为之一应该是回顾关于经验教训、不符合项和纠正措施的相关历史信息。
项目规划和管理中的规范对于有效的 NPI 至关重要。为了利用过去的知识,应通过开发模板来提供一个框架,以降低 NPI 风险并提高标准化和可重复性,包括:
在 NPI 的设计阶段,仔细考虑设计风险和减轻这些风险的计划的规范,对于降低产品的总体质量成本至关重要。使用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DFMEA) 是了解这些风险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风险的出色工具。为了高效和有效地开展 DFMEA 并利用机构知识,应该开发一个系统 DFMEA 的活字典,作为新 NPI 工作的基准 DFMEA。其他设计考量应包括制造、装配和服务设计,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客户满意度,因此,让相关领域的人员参与将至关重要。
一旦完成了设计,就可以开发原型,并需要通过一系列涵盖设计的所有方面的规范化测试来对设计进行验证。此流程通常称为设计验证计划和报告 (DVP&R)。这是一个重要关卡,如果产品不符合设计要求,则应考虑设计更改,然后才能继续开展下一步工作。
周密的供应商选择流程对于总体质量至关重要。健全的询价 (RFQ) 解决方案可提供价格、产能、可行性、供应商质量和交付绩效的可见性,将询价 (RFQ) 解决方案与有效的供应商审核工具相结合是十分重要的。单位价格只是供应商选择不当而可能导致的成本的一小部分。通过规范来跟踪因供应商质量问题而损失的劳动力、材料或附加值是很重要的。应当向供应商收取这些费用,并在未来的采购决策或合同谈判中予以考虑。
大多数商品都是通过一系列连续流程生产的。确认流程风险并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应当通过流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来完成。应在设置时并在此后以特定的频率对表明符合规范的关键流程特性进行检查。目的是通过控制流程来防止产生不良产品。
正式计划通常称为控制计划,它表明了需要测量什么、流程中的测量位置、测量频率、测量方式以及如果检查失败该怎么办。正式计划在制定工作指导时很重要,工作指导可通过培训实现制度化。
最后,可以通过开展定期审计来确保人们执行计划,并确保收集反馈作为未来改进和再培训的基础。
用非结构化方法来解决产品问题不会有效果,会导致治标不治本,造成问题反复出现。首要规范是对不符合项报告 (NCR) 进行分类,并根据严重性和可能性选择哪些将成为纠正措施。任何组织都没有无限的时间或资源,采取过多的纠正措施可能导致措施全部失效,或因成本过高而无法维持。遏制缺陷产品时要遵守规范。对于一个品牌来说,没有什么比由于遏制和纠正措施不力,不能消除问题的根本原因而导致问题反复出现的风险性更高了。
一旦做出了将不符合项升级为纠正措施的决定,就必须以杜绝问题的再次发生为目标。要真正做好这一点,需要采取以下举措:
这些流程和工具使用过程中的规范将会改善产品质量、总体质量成本、交货时间、品牌,减少组织内部的各种混乱和救火现象。同时,请下载并分享下面的“质量文化建设七要素”信息图。